close
近日發覺到自己越來越敏感,原因或許是只做察覺得工夫(只看動機與目的),未注意過程與客觀的事實(現象),也常忽略性善的本質(我信仰與認知的前提),導致我常偏向負面的想法。但再努力挖掘下去,我想更深層的原因,或許是在我常有防備與質疑的念頭(個性因素),即使是再怎麼親密的人,也是如此。然而,越是熟悉與親密的對象,在平時是很難被發現(熟悉與親密會幫你掩蓋掉這份不信任與質疑),只有到了選擇的關頭時才會浮現,且隨著親密感的深厚,反彈的力道就更強烈。這是因為我執著於「實有」?而忘卻一切事物的本質是「空性」?我仔細的思考後,或許是我未更確信(接受)實有,才會如此(對於性善的本質未更確信)。或許是因為我常常忽略信仰的核心「信任」(真實的相信),我才會有不信的部分,更深入的去說,是我的無自信與不安全感。能察覺很好;能反省才好;能改過更好,更重要的是能夠有自信的接受與信任。願大家可以如意緣滿,南無阿彌陀佛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