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讀文心得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 在閱讀得過程中,讀到曾師所言我慢(自認掌握真理)的部分,深感愧疚。反省自身以及對待親人、友人的言行皆是如此,實在惶恐。自以為的謙虛,其實是聽不得他人之語,這樣的行為,即是文中曾師所言「否定了自己的真理」。我看到我自己內心中的某個層面(故意忽略的那面),不敢面對,感到慚愧羞恥。所謂「誠心立命」的願望,實是誇言。我何德何能,可以如此?唐先生與曾師尚認為自己不足,何以我自認為可以做到?或許這就是自我中心的投射,我感到我侮辱了良知。所得到的快樂,是自己的一廂情願,我應以更大的心力去懇切篤實的實踐,而非只是誇誇之談。待人處事的角度,更應該被打破。臉面、尊嚴等,應該擺在正視生命的後面,才能明白,而非名利所遮蔽得尊嚴。若真能以虔誠的虛心去待人處事與了解,才能少造做一份罪業,不使人難過。若能如此,一切感謝這一路走來,教導我的師友。我以恭敬的心向大家膜拜與感謝,南無阿彌陀佛。

這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中看到武訓跪下的事情,我心中湧起佩服與感動,更甚我也有想跪下的念頭。然而這種想法的動機,與武訓不一樣。純然只是想要嘗試或者是打破自己的底線,即我所認為的尊嚴。我內心中有某種強大的束縛(非常深沉的自我)控制我的言行,使我感受到自己的刻意。然而,當我遇到打動我內心的事物的時候,常有想要打破控制我的那個念頭出現。為何想要突破這份念頭(像束縛一樣),我內心實不知為何。只是純然的認為,如果做這樣的行為,會改變某種常態性的自我。結果如何,不知。但這份想突破的心情和動機一樣,不明。當我開始這樣想時,另一個念頭產生,便有了價值與得失判斷,所下的諸判斷皆是自我所設想,與現實毫無關係。這份想法,我仍在觀察,就靜觀其變。

這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