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氣這玩意很有趣,當你以為自己沒有的時候,反倒會有不認識的人說,我認得你,你是那個寫詩的,文筆很好啊;當你以為自己有名的時候,反而會有不認識的人說,我不知道餒,你詩寫得很好嗎,我看不懂詩呢?在這資訊發達的時代,只要肯努力寫、肯溫柔的回、內容不一定要有深度,寫作技巧不一定要高超,重點是要寫得讓人看不懂,或是寫得感人肺腑就好。這樣不斷的堅持下去,你不一定要每次都超越昨日自己的作品,你只要寫得動情即可。
如今,浪裡掏沙多;河裡掏金少。九份依舊在,太子已離去,現在是後人觀賞他來台度假的房舍,不是真心想理解當時的背景或是人,只不過是想知道一些他的生活習慣罷了,忽略了細微的人文風情,是埋藏在幽暗的建築結構。這些不是很重要,重點是記得付門票,把那當作自己家,逃離都市的喧鬧,享受半日的虛幻悠閒。爾今,住在悲情城市的人,仍舊是為了生存而活,並保有一分底蘊。反而,外來的住客,卻誤認異地作原鄉,隨口便是二十年,也是為了生活,卻少了一份韻味。
名聲這玩意很有趣,有時候會讓人錯認自己的位置,即使認為自己溫良恭儉讓,但是站得位置根本不對,反而有了浮動的空間。其實我們都清楚,人在受傷害的時候,才是看清面貌的機會。那怕那個受傷不是真的受傷,只要自己認為有即是有,畢竟那就像名聲一樣,只要有人認同,那就是真了。不過人生的醍醐味,就在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在哪時候改變。人喜歡把異常的行為合理化,原本的印象,別人給得或是自己認同,雕塑得我,就像完美的太陽神阿波羅。名聲就像神秘果,吃得越酸感覺越甜。
到頭來,人生就像一場奇幻劇本,跨過好幾個人生,彷彿幼年的我;青澀的我;成熟的我,都是不同時空下出現的人,形成相愛相殺的完美的我,也許這是社會的真意。不過我更愛青豆和天吾的童話,兩人雖然通過一本書、一個空氣蛹,跳到不同的時空,但因為內心那股悸動萌生的愛,牽引著他們彼此靠近,越過麻木、謊言、暴力、死亡,那份愛讓他們看到對方,也深刻地明白自己的脆弱,任何宗教儀式不如真心祈求,讓人感覺到自己是真實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