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都市生活中,幸好有文學引領我往前,不然我應該迷失。可惜,這個社會不是靠這能果腹,文學能填補我的精神食糧,對於物質生活,卻不能填滿。我常被人說,過多的理想,是不能養活人。可惜我愚痴,聽不懂這些話,到頭來還是一事無成。問我會不會後悔,我想我還是只會笑笑而已。與其說後悔,不如說我還不夠努力,把這份理想實現到生活。
只是走到現在,有時候還是會迷惘、痛苦、難過,習慣將目光看向遠方,想將內心的矛盾與混亂的想法放空。也許是我的個性不能適應社會,和人相處和工作是兩回事。有人說是我鑽牛角尖,或許是吧,只是我只想要飽溫三餐,能平安且平淡的生活,這似乎頗困難。逆境中求生存,放下才能分別有心,可惜我始終無法分別,我時常會因為一些事情起煩惱。
如今,我習慣抬看看一下天花板,摸一下正在閱讀的書,聽幾首曲子,轉換整日的疲憊。我的學習能力不強,適應力不夠,在生活上有很多部分比常人薄弱,只能勉力的做到60分。有時候還會想起小時候在街巷間奔跑遊玩的場景,拿著石頭當作土地公祭祀;拿著掃把和鄰居朋友對打;騎著腳踏車到處探險;在住家附近的小小書店閱讀,那時候里是我的世界,隨著成長世界越大,那份知足的心,未曾變過。也許就是這樣,有好多該努力的部分,我未曾努力。人生道路上,總有某些事情,不是這麼美好,至少文學維持住我的美好,或許會哭、會痛,但文學總會帶我去看美的一面,並告訴我,在怎麼醜陋卑劣,也要努力活著。
我記得《納棺夫日記》裡面有提到,每隻努力生存的蛆,都散發著光芒,那時看到這段,不知不覺便流淚,活著確實很苦,但不要放棄活著,總會有一天,或許是閉眼那天,總能看到美麗的光芒。主角最後幫父親大體清理的畫面,父親手上緊握著石頭,是一份留戀也是一份愧疚;當主角接住那顆石頭,是一份包容也是一份諒解,最後這些複雜的情緒就是一段人生旅程的結束,當老婆親親的握住主角的手,並摸著肚子的時候,也變成延續下一個生命的開始,這就是生命的傳承吧。文學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與感動,它或許不能在現實中給予三餐溫飽,至少它給我力量溫暖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