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柔情中帶著幾分生疏,或者該說是疏離。作者細膩的文筆中,在平淡中情感糾纏甚深。也許,人在愛中仍帶著陌生以及疏離。整本小說,每篇主旨皆是在討論愛。然而,愛中仍夾雜很多情感,如因悔恨、疏離、寂寞、認同、陌生、愧疚等,將這份形態上的愛,走向扭曲變形的恐懼。尤以〈愛妻〉此篇讓我感覺最為深刻。因為愧疚與逃避的心理,最終走向悔恨與空虛的形態愛。也許,一昧的包容會滋養更深的扭曲,最終走向無可挽回的形式。劍玉最後的時候仍是以為是自身的因素,才走到這步路。當李天良最後答應華荃要和劍玉離婚時,華荃流下的淚,不僅是為了自己還有為劍玉落下這淚。因華荃知道,劍玉的一生是依附在天良身上,天良的離開是將劍玉的命剖開。

因生育而導致天良還有劍玉兩人的愛逐漸掩埋,獨立的愛無法給予逃避以及無法承擔的人。沉默以及包容變成了譴責,默許傷害自己的方式,愛夾雜太多理由以及雜質。至死劍玉的心仍是放在天良身上,希望在她死後,天良仍夠取華荃為妻,將她給遺忘。或許死亡成為最好的形式。我無法忘懷的是,當華荃和天良在一起後,第三者的生活比有正式夫妻名分的兩人更像家庭,連孩子都是天良和劍玉取名。劍玉逐漸在愛離去後,被謊言、逃避、譴責給複製遮掩,最後劍玉和天良的淚鑄造成愛妻,埋在假()向日葵的山丘。至此,我想到華荃和天良決定在一起的場景,華荃說的那句「不過,我看你呀,還是算了吧,你和我一樣,骨子裡都是賤種!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這代人 的頭像
    這代人

    這一代人

    這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